订阅——分享的逻各斯
显示标签为“IT”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IT”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星期六, 二月 03, 2007

stardoll玩偶网站

社会化网络的发展有时候快得超出我们的预想,如今人们愈来愈热衷于为自己在网络世界里的角色添置装备,甚至舍得付费。
这种起源于网络游戏的购置装备的激情,现在也转移到了女孩们的身上,尤其是7到18岁这个年龄层。这催生出了stardoll——玩偶(或者洋娃娃)网站。这个 社区专门提供给你定制的玩偶搭配衣服和布置房间的各种装备。这个网络社区竟然有一个退休洗衣女工设计的,其实很多这个年龄的阿姨都幻想开个给小女孩制作衣服的小商店 什么的 ,她只不过恰巧在网络上实现了 。06年初该网站得到曾投资于skype的Index ventures 400万美元投资 ,没过几个月,6月分又获得红杉资本的青睐,投资600万美元。如今它以今人的速度扩大这用户数量。

星期五, 二月 02, 2007

iPhone都能做什么?

星期二, 一月 16, 2007

创新,也是一种买卖?

创新型公司如何不断满足人们的期待,形成正反馈的良性循环?或者说建立良好的口碑营销效应。

借用袁岳一直在介绍的社会资本理论,我想也可以得到关于创新型公司如何不断提高创新的边际产出,并达到创新的规模效益的一些原理。

  • 原理之一:创新债权与创新债务。
  • 企业必须创造出超过消费者预期的产品,让消费有物超所值的感觉,相当于你用1000元买来了1200元的商品,普通消费者获得了这种不对等交易的好处后,都会有负债心理,为了使自己得到心理安慰,一般人具体有两种表现:一是,向他认识的人说,“这东西好极了,你尽管去买吧。” 二是,下次还买这家公司的产品。
  • 原理之二:制造创新的规模经济。
  • 在第一条原理下,交易的总规模没有变化。我们首先看到,企业有意提供物超所值的产品,制造了一种利益倾斜于消费者的不平衡,消费者产生了负债心理,采取两种方法回报企业,但是消费者的回报至多填补了企业为创新付出的高成本而已,总体看,没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消费者。这导致创新企业和普通企业获益相当,没有超额利润。我们要追求创新的超额利润,它隐藏于原理之二,制造创新的规模经济。想想一个握着大把创新债权的人会做什么?假如你就Steven Jobs,你能想到做什么?没错,去银行贷款,扩大再生产,任何一个握有还贷能力的企业家都会这样做。这就是为什么Apple改了名字,它不再叫苹果电脑公司,而叫苹果公司,它要全面扩张了,iPod, iPhone, iTV, iBook…… 它会利用人们对Apple这个创新品牌的负债心理扩大交易规模,这样也可以降低风险,如果只有iBook,笔记本用户不能忍受它的失败产品,而有了iPod, iTV等等以后,情况就不同了,人们有了更多期待,并且这些期待之间不是紧密相关。
    另一方面,苹果要寻求合作伙伴,拉人入会,这是通过分享成功利益来扩大经济规模的做法,我不一个人赚钱,我让大家都赚钱,大家也会给我更多回报。

    以上两个原则就是苹果,以及同样不断扩张的Google等创新型公司们今天正在做的买卖,这是也可以说是创新型企业的商业哲学,或许这也说对Web2.0时代的分享精神、口碑营销等概念的一种解释。

星期三, 一月 10, 2007

iPhone


iPhone发布了,Jobs很兴奋,而他对金钱却没有什么考虑,正像他设计产品不计成本一样。


引用一条上个月的新闻,WSJ.com消息说:

苹果电脑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的延迟年报文件中称,由公司董事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对苹果电脑过去的股票期权发放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乔布斯知晓或被建议选择有 利的授予日期,但他本人并未获得这部分期权,也没有从中获利,而且未认识到由此带来的会计影响。

特别委员会同时发现,本次调查暴露出了一个严重问题,该问题与苹果电脑两位前任管理人士在股票期权授予时的入帐和报告行为有关。

苹果电脑指出,在259个授予日期时点为1996年10月至2003年1月份之间的42,077笔股票期权中,有42个授予日期中的6,428笔股票期权在计算日期方面存在不当行为。

让我想起另一为CEO,GE的伊梅尔特,也是放弃股票期权,而长期持股,这些人是忙得没时间花钱,不如持有股票吗?
伊梅尔特要成为伟大的CEO,他要让GE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他们着眼于20年后,当然不在乎短期的股价以及何时行权更有利等小问题。
乔布斯多少年来一直未变,他还是那个爱打赤脚、执著地几乎疯狂的小伙子,人到中年,经历坎坷,事业大成都没有改变他丝毫。

星期六, 十月 28, 2006

近日新发现

这两天blogspot出问题了,登陆不了blogspot.com,编辑发布还是可以的,用pkblogs.com也可以。
http://www.pkblogs.com/chengyuan0220
我开始回到live space上更新了http://myidear2008.spaces.live.com/
另外
wendy《爱了,才可以忘记》5篇 写的真好,主人公苏琴描写的有点意识流,如果我没用错这个文学术语的话。
张诗扬,穷人银行家写好了没有?
我的flickr又传了几张。
google reader分享框里的文章不错,大家可以看看。

Yahoo!mail出了新测试版,还没感觉更好,不过已经非常同情yahoo了,雅虎中国在马云领导下还是没什么起色,面对强大的Google,Yahoo还能怎么折腾呢?亿万个Tag人工分类能救活它吗?广告业务怎样才能有起色?

scrybe是一种新的基于web的日程管理软件,还没有发布,不过貌似非常神奇了,超过google日历,做了在YouTube上的视频链接。

星期三, 十月 04, 2006

Linux简史


看了Linux简史(感谢翻译王晓林),挺有趣的,人们总是在为自己的兴趣驱使而做事的时候才会做得更好,就像写blog,连老徐都这么说,也许这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爱访问她的blog,轻松、不深奥,融入了自己的生活,虽然我不常去。
回来会说Linux简史,我大概知道了开放源、自由软件运动是怎么回事。自由软件运动和开源还不完全一样,有兴趣可以查wikipedia,这里有个自由软件运动发起者和精神领袖Richard Stallman的介绍包括他搞的运动介绍,他像那种美国街头骑哈雷摩托的大叔,大概精神领袖都这样。
Linux的开发者Linus没有像Gates一样创办个公司,而是当了半辈子程序员,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他依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程序员。

《〈图记:这是他开一瓶水的照片

Linux的标志来自Linus去度假时候遇到的一只企鹅,小家伙对Linus不太友好,打了一下他的手,于是Linus把这只倔强的企鹅当作Linux的标志

星期二, 十月 03, 2006

如何添加一个带url和description的del.icio.us/post


一般做一个链接输入url=http://del.icio.us/post 就可以有一个美味书签的添加页面了。但是为了方便添加者,有的同学希望把被添加页的url和description也在直接做好,免去添加者自己写的工序。
一个带有url和descrip的post应该是这样的:
http://del.icio.us/post?v=4&partner=fb&url=http%3A%2F%2F你的网站首页url%2F2006%2F10%2Fgoslingjava.html&title=描述的第一个词%2C%20Java

%2F代表url中的“/”
&title=描述的词

%2C代表描述词中间的“,”
%20描述中间的空格

星期一, 十月 02, 2006

Gosling和Java的故事

Gosling去年9月在中国的照片
最近听说一则轶闻。
创造java语言的Jame Gosling 当初被Sun公司派给一项开发电视机机顶盒的任务。当时是1991年,Sun公司有一群异想天开的上层觉得观众点播电视节目是将来的趋势,于是派Gosling和其他人组成一个团队去研发(后来Gosling成为team leader) 。为了使这个系统具有可移植性——使它在各种电视台的大型机上都能够运行,因为当时的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系统,而且互不兼容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包括修理系统的螺丝刀都不兼容),Gosling想了个办法,他先开发一个虚拟机,虚拟机上再用自己开发的新语言编写、试验、运行他的新程序,这样今后就不用担心新程序无法在各种不同的机器上运行了,只要再在最终运行的大型机上做一个虚拟机就行了(我的理解)。事实上这是Gosling的天才发明,之后的软件开发人员为了使新软件避免互不兼容的系统都采取了这种做法。这个电视节目点播系统开发完成,机顶盒取名FirstPerson。但是在1994年,市场前景却没有想象的好,电视台都不认同观众点播的理念,Gosling一班人马郁闷之极,事后我们知道仅仅事隔一年,这种点播系统的销售变得如火如荼。但是当时Gosling的团队就是为了这个早产的婴儿苦闷了几个月。这几个月中Gosling也没闲着,他琢磨不能让苦心创造的孩子夭折了。当时已经有了web,有了浏览器,HTML语言可以在不同的电脑系统上通过浏览器显示出相同面貌的web。这一点启发了Gosling,它觉得这正是他们开发的新语言可以应用的地方。当时他们发明的新语言还不叫Java,而叫OAK,来自Gosling窗外的橡树。Sun上层听了Gosling的想法,大方的给予他资金支持,于是花了不长时间,一个基于web浏览器的程序设计语言产生了,1995年5月23日正式发布,这一天成为Java的生日。由于OAK已经被其他企业注册,新名字的由来是一个同事的咖啡杯,上面写着Java——爪哇咖啡。有记者描述当时Gosling为各个企业代表演示用Java设计的程序,它用鼠标拖动web上一个小球,鼠标动,球跟着动,于是在场的人被打动了,“it moved,they are moved!"。

——————
当然,后来Java的大红大紫也离不开Sun公司对这一产品提供的自由免费下载的发布方式——知识经济的规则,从Gosling和Java的故事里我们的确学到很多。

list的重要性

即使是很少更新的blog也可以是有价值的,只要它具有对其他人有用的列表。这就是很多不再更新blog仍然有很多访问的原因。
所谓的有用其实就是别人可以通过它找到自己需要东西 ,比如别人可以通过列表知道你经常登陆的网站,知道你朋友圈,列表可以透露很多信息,而且这些信息是经过你整理的。
blogger刘韧说过:“列表!列表!列表!”也许标点不对。
列表可以增加blog有用性。
本文是昨天看了一篇blog中文翻译的译文想起来的,原作者也说过list,list,list!
丰富你的列表吧!

星期日, 十月 01, 2006

用Torpark登陆各种语言版本的Wikipedia



今天京京问我怎么使用代理登陆Wiki,尤其是寻找本土以外的信息非常需要,我原来看豆瓣 ·小组里有专门讨论Wiki的论坛,提供了中文的直接登陆网址,这个我用过
https://secure.wikimedia.org/wikipedia/zh/wiki/
还有一些代理,我没用过,可以直接登陆各种语言的Wiki,于是我就照着试了一下。
是先从这里:http://www.freehaven.net/~arrakis/release/Torpark_1.5.0.7.exe下载一个程序,它貌似一个浏览器插件,叫Torpark。安装好,把原来用的代理、浏览器都关了,再打开Torpark。然后就跟用你原来的浏览器一样,搜索wiki的网址,登陆没有障碍。只是这个Torpark有点慢,上别的网站还是回您原来的浏览器比较好,除非您原来用的是IE。

然后发现Torpark上有个Tor Network图标,点一下就出现 变成不用Tor代理了不可用,这样就登陆不了wiki了,但是相当于你不用代理登陆网页,可能速度会快点。
_________




这也是一个可以搜索wiki的网站,可直接登陆

星期六, 九月 30, 2006

Picasa2的网络相册


Picasa2有网络相册功能不是什么新闻了,好像除了本blogspot.com上的博客其他地方都不能做直接图片链接。
下午wendy说旅游归来,我急不可耐的想看她旅游的照片,推荐她用一下Picasa2。刚把这图发给她。

Google reader update

Google reader 升级啦!


比较喜欢新reader打开item的窗口方式。其他的改进有待发掘。

Google中国但愿可以这样走上正轨,把Google产品一一完善,毕竟“先开枪,再瞄准”不是一家成熟的公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