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分享的逻各斯

星期五, 五月 01, 2009

试论 Portfolio 的倒掉




 
 

via 旁观者的奇妙冒险 by 张亮 on 4/28/09

昨晚以来,关于 Portfolio 这本杂志即将关闭的消息就在媒体业引起了小小的波澜:感叹者有之,疑惑者有之,冷眼者有之。

虽然每周死一份百年老报已经让人审美疲劳,但一份创办只两年、起手势就投资一个亿美元的杂志就此突然死亡,就郁闷了:老报倒掉,还可以说是因为它不够与时俱进,新刊关张,有什么借口可言?

而且,之所以这事情在国内被关注,还有一个有趣的理由:国内有数量不少的杂志在参考、模仿甚至山寨它(我可以随口数出3、4本)。怎承想偶像变了先烈?

在其创刊之初,我曾在博客里谈过它,之后对它也算关注,所以如果硬要总结,倒是可以掰着手指列举一些失败的理由:从来没有自己的核心读者群;杂志质量下滑严重;核心记者先后离开;杂志内《华尔街日报》帮和《纽约时报》帮有文化冲突;主编 Joanna Lipman 据说是个糟糕的主编……

但我毕竟是局外人,不冒充内行。还是从读者的角度,来谈谈我自己个儿的理解。

回过头来说个基础问题:Portfolio 是什么?

这杂志,创办之初是奔着混搭去的:商业+时尚。左手希望就着商业话题打入高薪阶层,右手想以浮华世界撬开奢侈品广告主的钱包。因此,它的文章也是偏软性商业趣味,不做硬桥硬马的枯燥揭黑报道,而是相当关注明星富豪们的近况。

这杂志创刊之初,有这么几点引人注目:

-Briefs 栏目。每本杂志都有前面的暖身内容,但在 Portfolio 诞生之前,绝大多数商业杂志的前 1/4 是小文章+大表格的集合。Portfolio 则用 Briefs 把这一暖身环节推向了一个极致:完全是汁水丰富的大表格。这不仅为它赢得了一枚「国家杂志奖」,也间接推动了行业的变化,至少《财富》杂志很快模仿它展开了改版(然后国内一批杂志也跟进了……)。

-Culture Inc. 栏目。教人花钱的杂志很多,但 Portfolio 不吝页码的试图帮有钱人装着有文化,也算是瞅准了一片市场空白。

-它的特写,在创办初期是相当有特点的。今天回去看它的前三期杂志,至少在选题上算得上相当好。

请看它第一期的特写选题:美国著名作家 Tom Wolfe 对当时热度十足的 PE 业的概述;迪拜王子的赛马生意;福特家族掌门人 Bill Ford 的内心探索;加拿大钻石业先锋的董事会纷争;电影《300》的年轻制片人的生意经;石油业「老亨」Boone Pickens 的新生意……

再看它第二本杂志的选题单:当时最热闹的 PE 交易 Cerberus 收购克莱斯勒幕后;棒球豪门纽约洋基队老板和他的球队;一名微软前高管进军私人飞机业遇到的颠簸;Gucci 的未来计划;关于刚刚暴露出问题的次级债的分析;一个黎巴嫩商人的生与死;石油大亨 John Browne 是如何因为性丑闻下台的……

最后列一下它第四期的特写:印度首富家族 Ambani 兄弟阋墙;一个神秘人如何在AV视频领域打造出一个类似 YouTube的网站;Google 创始人 Sergey Brin 的老婆开的基因测序公司 23andme;潮人品牌 Bathing Ape 创始人的故事……

怎么样?这十几篇文章列下来,从中东到印度,从好莱坞到华尔街,从汽车、石油到时尚、网络,是否有一些世界是平的时代的《财富》+《福布斯》+《名利场》的感觉?

这么说吧,在 2007 年的下半年,Portfolio 气势如虹:它诞生之时就把商业杂志的「前戏」部分改革了,后面的特写,则把全球化视野下性感商业报道的可能性推到了新高度。在当时,我觉得这杂志也许会把迟暮的《福布斯》超越了。

但进入了 2008 年,这势头莫名其妙的消失了!杂志变得越来越薄、封面风格一换再换、让人眼前一亮的特写不复得见。

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原因,比如当初加盟这本杂志的三名 Fortune 杂志记者倾数离开,甚至被视为编辑部核心的副主编也仓促立场。不过,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枝节问题。

让我先摆明立场:我认为 Portfolio 最初的立意是正确的。它顺应的是全球化的潮流,虽然《华尔街日报》、《经济学家》已经有足够的视野去覆盖足够大的市场变化,但《财富》、Portfolio 这类杂志其实与他们不同:后者并无意事无巨细追踪所有市场、公司变化,也不高深点评,它们只销售一个梦想,让你每两周或每个月看看商业世界有什么最性感有趣、离奇荒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觉商业是有其趣味的。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拼时效固然是一种打法,却终归有另一种极端选择:深入的调查最特例的个案、采访那些一辈子不接受采访的古怪富豪、以优美的文笔呈现极大的戏剧性。

主流矛盾是,就像风投们喜欢说的:想法不值钱。你找到一个定位,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怎么实现呢?毕竟,全球化下,想贴身了解一家家性感公司的真像,想把一个个隐居于世界各地的奇怪商人的真实性格呈现出来,可不是几个小时的采访能做到的——作为读者,我眼瞅着 Portfolio 陷入了枯竭之中:浮在表面的富豪与商业喜剧总归有限,深入其中的成本和时间又非它一时间可以承受,所以,2008 年,它大多数时候在写一些不痛不痒的伪戏剧。

是不是说,这条路因为成本太高,天生走不下去?非也!

它其实有一条天然的生路,只是它的投资者 Conde Nast 集团无心为之。想把全世界最精彩的商业故事汇集到一本杂志上,需要的是一批顶级商业作者,他们原本就散落于 Conde Nast 集团下面的各本杂志:比如 New Yorker 的 Malcolm Gladwell、James Surowiecki、Ken Auletta,比如 Wired 的 Steven Levy,比如 Vanity Fair 的 Bryan Burrough、Bethany McLean,还有偶尔给 GQ 杂志写写硅谷的 John Heilemann……这个档次的作者,或有奇思妙想总结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概念,或能采访美国商界绝大多数他们想采访的人,或长于调查,总之,他们一出手,就能成为就某一话题的盖棺定论。

可惜的是,Portfolio 真正拥有的如此分量的作者只有一个:Michael Lewis。这位写过 Liar's Poker、Money Ball 的一流记者,的确给 Portfolio 提供过一篇相当分量的文章:the End

我觉得,Conde Nast 集团压根不舍得把自己旗下的各路高手凑到一起。当然,且不论这些人服不服 Joanna Lipman 的管理。

而这就是我看到 Portfolio 关门时最直接的一个想法:在十年前,明星作者是个「有好于无」的存在,读者们选择的是报纸、杂志自身的品牌,选择是一种编辑思路下的信息梳理,明星作者是增值。在今天,因为信息太多了,明星作者的品牌很可能大于具体报纸杂志,读者是可以选择自己的阅读组合的,这时候,传统的杂志与杂志之间的墙已经被拆除了,未来的杂志主编们就必须变成一个更高级的资源整合者,也就是说,他们需要像电影制片人一样,知道怎样搭配一批一流记者、编辑,让读者觉得琳琅满目、物有所值。否则,信息那么多,为什么买你?

一个合适又不合适的例子是《经济学家》杂志。说它不合适,是因为它多年来不在文章上署作者名,也就是说,它没有真正意义的明星作者。但是,它的典范作用在于,所有的读者都可以确信,这杂志在它所涵盖的所有领域,都是专家级的作者在写、在追踪。

同样的例子是《连线》,它可以确保自己在 Geek 文化圈里,无论科技、电影、文学,做最领先的报道。

最后说我的结论吧:Portfolio 关张,并不让人意外,它只是再次证明了,即使在一个网络时代,决定媒体生命力的最终标准还是你能生产多少独家信息的能力。只是,互联网把这个门槛提高了,全球化把这个门槛提高了。在这个时候,每本杂志当然应该明确自己的核心读者群,因为你必须确保你能在某个领域生产最独家的信息。如果你想做一本涵盖商业、经济方方面面的杂志,那你就必须像王家卫拍《东邪西毒》一样,有本事把方方面面的最好的记者凑到一起。否则,独特的定位或许能让你一时风头无两,但等你技穷时,读者终归会用脚投票。

Posted via email from N3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