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十二月 24, 2006
星期四, 十一月 16, 2006
regional visiting obstacle
Blogger网站和blogspot托管已经N久不能使用,这里暂停更新,正常访问再说。
This blog stopped to update because regional visiting obstacle!
星期一, 十月 30, 2006
Danwei Music: Chinese American Hardcore band Say Bok Gwai
发帖者 myidear2008 时间: 9:31 下午 2 评论
Tags: Danwei, underground music, YouTube
星期六, 十月 28, 2006
近日新发现
这两天blogspot出问题了,登陆不了blogspot.com,编辑发布还是可以的,用pkblogs.com也可以。
http://www.pkblogs.com/chengyuan0220
我开始回到live space上更新了http://myidear2008.spaces.live.com/。
另外
wendy《爱了,才可以忘记》5篇 写的真好,主人公苏琴描写的有点意识流,如果我没用错这个文学术语的话。
张诗扬,穷人银行家写好了没有?
我的flickr又传了几张。
google reader分享框里的文章不错,大家可以看看。
Yahoo!mail出了新测试版,还没感觉更好,不过已经非常同情yahoo了,雅虎中国在马云领导下还是没什么起色,面对强大的Google,Yahoo还能怎么折腾呢?亿万个Tag人工分类能救活它吗?广告业务怎样才能有起色?
scrybe是一种新的基于web的日程管理软件,还没有发布,不过貌似非常神奇了,超过google日历,做了在YouTube上的视频链接。
星期二, 十月 24, 2006
Wikipedia好人整理的Google收购与投资清单
Wikipedia的英文访问现在是全面开放了
有好人整理出了Goolge收购和投资清单,应该是网上最详细的吧,其实可以说是关于Google Inc.的资料概要了:
https://secure.wikimedia.org/wikipedia/en/wiki/Google
我昨天写的稿子,考虑是不是都放这,太长了,我写是这稿子的前半部分。
还是放个链接吧http://docs.google.com/View?docid=ddxd2gnv_5z7r337
这是google doc. 好处,写好保存成网页。
发帖者 myidear2008 时间: 12:20 上午 0 评论
Tags: IT observe
星期日, 十月 22, 2006
facebook的有趣传闻
在查有没有yahoo收购facebook的确实消息,经查,没有什么可靠的消息证实收购谈成,但是——
Techcrunch引用了这样几句有趣的消息:
During one series of talks with Microsoft, Facebook executives told their Microsoft peers they couldn’t do an 8 a.m. conference call because the company’s 22-year-old founder and chief executive, Harvard dropout Mark Zuckerberg, wouldn’t be awake, says a person familiar with the talks. Microsoft executives were incredulous.还有
At one point in the Yahoo negotiations, the talks extended into the weekend, says a person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 Mr. Zuckerberg, this account continues, said he couldn’t take part because his girlfriend was in town. Others pointed out they were closing in on a billion-dollar deal. Mr. Zuckerberg said it didn’t matter: his cellphone would be off, this person says.
发帖者 myidear2008 时间: 2:37 下午 1 评论
Tags: IT observe, joke
星期六, 十月 21, 2006
一个下午我就干了这些
我查阅了Google Inc. 的shopping list,写了这么几百个字,基本上都是陈年老账。
历史上的google
要理解google的现在必须回顾它的历史。
google一直以搜索为核心业务,是一家技术创新型企业,不论是自主研发还是收购,都未曾离开技术领域。1998年,布林和佩奇初创google公司,凭借PageRank算法使google成为网络搜索的同义词;2002年9~10月,Google在全球推出了关键词广告服务,2003 年5~6月,Google推出AdSense广告计划,使用户能按照网站内容做广告,自此,gongle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在线文字广告平台;2003年初,Google通过收购了Blogger进入博客托管服务领域;2004年3月底,google发布免费电子邮件服务Gmail;IPO之后, google又推出一系列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搜索服务,比如图片、视频、新闻、地图、博客、图书、科学文献、金融、趋势、个性化等;此外,google还推出了图片管理、硬盘搜索、在线笔记和日历等工具,帮助管理资料和管理时间。
如果追踪一下google公司成立8年来的购买清单,我们更会大吃一惊,从地下光缆到宇宙飞船无所不包,难以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但是创始人和ceo一直在强调,google的目标是整理人类全部知识,沿着这一主线,google的研发和收购行为就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参见一篇文章:看看google都买了啥
另外我还算了几个数:
以交易完成前2天的30日收盘均价396.84美元/股计算,Google目前在外流通2.192亿股的总市值为869.871088亿美元,收购YouTube的16.5亿美元股票约占其总市值的1.8%强。(原始股价来自Yahoo finance)
这个取值期间未必符合正式的要求,结果大概是碰上了,偏差不是太大。yahoo finance新版还挺好使的。
发帖者 myidear2008 时间: 11:33 下午 1 评论
Tags: 新媒体和旧媒体, IT observe
星期三, 十月 18, 2006
星期六, 十月 14, 2006
GOOMac
(名字是杜撰)之后,是GOO+Mac,他们都偏爱白色。
Google一向宣称自己的服务要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最近他们重点强调最广大人民群众里当然包括数千万苹果Mac用户。专门开了一个Google Mac blog为Google这一亲Mac举措宣传。
苹果电脑桌面很漂亮的!
发帖者 myidear2008 时间: 11:57 下午 1 评论
Tags: 创意设计, IT observe
玩转flickr
wendy拍的纳木错的照片,非常好看
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
豆瓣就是这样,小组跟鸟一样多,你可以查到wikipedia的登陆方法,blogger.com的使用方法,还有flickr使用手册也有人翻译来告诉大家。
我就利用这些资源又知道了flickr原来还有不少高级功能,还有一位朋友专门为介绍flickr建了个blog,在blogspot——Jump into flickr
图片分享的确满足了人们的这方面的欲望,贾樟柯说中国人也要迎来一个影像时代了,随着数字摄影技术的普及,相机、录影机越来越轻便。我突然想到老唐说自己不可能再成为第二个卡帕,因为卡帕的不可复制在于他使用了工业革命达到巅峰时期出现的便携式金属外壳相机,可以带着去战场,拍摄那些工业革命创造出来的毁灭性武器和活生生的人较量,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今天影像的纪录手段又出现了新的变化,更大的一个变化贾樟柯也没有说,那就是传播方式的变化,分享变得更加方便。我们随手可以纪录我们眼中的世界,不管你用CanonD350还是Nokia6170,大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贾樟柯说过影像纪录的意义在于:
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没有影像记忆而感到人生的虚无。
星期三, 十月 11, 2006
2006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
星期二, 十月 10, 2006
GOOG/YT得到确认
终于有了结果。
FTcn:谷歌16.5亿美元收购视频网站YouTube
收购完成后,YT品牌独立,团队不变。
同时YT发出消息称已经与三大唱片业巨头签署分销音乐视频协议,使并购后版权诉讼问题得到缓和。
而最大的问题似乎不是版权问题,负总裁David Drummond 说合并前的两家公司都采用DMCA协议,情况比较类似。最大的问题可能是Google Inc.首次管理一个十分巨大的非自有品牌(如果blogger.com不算太大的话),Battelle在blog上说他今后会就这个问题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
发帖者 myidear2008 时间: 10:58 上午 1 评论
Tags: IT observe
星期一, 十月 09, 2006
Google/YouTube 有待证实
也许 Google/YouTube并购问题大家议论过早了,TechCrunch又说了他也不能确定,消息源存在夸大事实的嫌疑。
不过这次大家的普遍关注说明,这桩有待证实的“并购”确实反映了一种普遍的期望,还有互联网上用户DIY并分享的模式与搜索引擎结合的一种乐观的可能性,而且从最基本的媒体感官刺激来说,视频广告确实比Google Adsense那静态的文字吸引人多了。
相关链接:
NY Times:Google is said to set sights to YouTubeTechCrunch说,他也不知道这两个大报是哪来的消息源,现在大报跟着blogger走一点都不新鲜,有时候被涮很没面子,无奈……
WSJ: 谷歌拟出价16亿美元收购YouTube
发帖者 myidear2008 时间: 11:59 下午 2 评论
Tags: IT observe
Look,John Battelle's Searchblog!
今天用Torpark登陆了John Battelle's Searchblog,第一次登陆激动得想哭!(因为以前不用代理都登陆不成)
自从读了《搜》,这个人就成了我的icon,后来在《连线——数字时代的传媒梦想》中,《WIRED》的专栏作家兼编辑Gary Wolf,也是这本书的作者,形容Battelle是一个工作狂,如果不是后来他去创办那本《Bussiness2.0》的话,今天《WIRED》的主编可能还不是《the Long Tail》的作者Chris Anderson。巴特利完全可以做个独当一面的记者,他对自己所做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娴熟的操作能力,从《搜》这本书就能看出来。
最近圈子里从盛传到“基本属实”的消息就是Google.Inc收购视频在线分享网站YouTube,消息来自TechCrunch的一篇日志。Battelle美国时间8日的日志补充了Google和YouTube的又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内容的控制方面,也可说是一种伦理尺度的把握。他说YouTube的administrators walk 机制可能有着和Google类似的问题,他们是技术主义的,不通人情,但同时,YouTube对暴力、色情、涉及道德问题的内容进行分级甚至把有些内容移除,这又与Google的Don't evil理念十分接近。
Battelle可以说是看着硅谷这些公司长大的,对他们的了解真的到了非同寻常的程度。
很惊奇的发现他还关注中国的奇虎Qihoo,其中一篇日志谈到奇虎和Yahoo中国的官司。
________
不用代理登陆不了Battelle的blog,不过此时就要感谢feedburner提供的Battellem'Searchblog全文feed了,你可以订阅。
发帖者 myidear2008 时间: 9:28 下午 1 评论
Tags: IT observe
星期日, 十月 08, 2006
Sun终于向Javascript示爱,可惜大方向错了
太阳微系统(股价)公司开始向网景开发的Javascript示爱,希望借后者流行之势改善一下自己的利润表,而11年前,网景也是想借Java的流行推广自己基于web的编译语言Javascript,但是1995年Sun公司的工程师还轻蔑的声称网景的小发明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可不想进入庸俗的应用领域!
多么具有讽刺意味。
Sun公司应该像IBM(股价)学习,Sun公司为今日互联网世界的面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们却没有从中赚到钱,而IBM同样为计算机世界贡献了大量的知识,但他们聪明的从服务中获得了收益。
参阅两篇好文章:
Bussiness2.0:Sun Microsystems finds the JavaScript love
方军的公司如何从blog中盈利
发帖者 myidear2008 时间: 6:29 下午 0 评论
Tags: IT observe
星期六, 十月 07, 2006
"信息纵欲"&"网络虚无"
网络让我们面对无尽的信息,对了,你知道信息是什么吗?是有意义的数据吧,我想说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数据,数据汇聚起来经过阐释就有了意义,就是信息了,把大一大串信息汇聚起来,经过分析、综合就有了知识。三者的区别是前两天从《财富的革命》上知道的。
我们接着说信息,网络给我们无尽的信息资源,信息意味着权力,的确,你不能否认,在这个时代,掌握信息的你,就拥有了无限权力。如果按照尼采的说法,我们都有权力意志,那么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是否会陷入一种对新式权力——信息的狂热追逐呢,我们把它成为“信息纵欲”行为。
“信息纵欲”是我想出来的一个词,如果你在总是不愿离开互联网,总有看不完的网页、链接、rss订阅……那么,你可能已经有“信息纵欲”倾向了。事实上身边很多人都这样。这似乎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了,一种异化的生活方式。我今天就在网上呆了好几个小时,自认为特别有价值的收获没什么,而真正想做的事没什么进展,比如看完《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by the way,那书不错,看过会对写故事有很大帮助,我原打算看过总结点笔记用在为《金融透视》编写一本写作标准上,但是现在发现可用的东西也许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信息纵欲”引发的不良后果像所有纵欲行为一样,是一种虚无的感受。现在我就有点受这种"网络虚无"感折磨。但睡前还是简单写上几句,希望对其他“so free your balls ache”的朋友们有所提醒。
推荐一本书吧。
关心现代性政治伦理问题的可以看,我正订这书呢。
星期五, 十月 06, 2006
星期四, 十月 05, 2006
加里·贝克尔
最近读《财富的故事》,越读越觉得很多思想跟加里·贝克尔有关,我打算去买本《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不过虽然没好好看过加里·贝克尔的书,但是凭旁门左道的了解,我还是想说几句。
以往经济学研究市场,研究商品交易,研究工厂的生产成本、收益等等,但是几乎所有古典主义经济家都不忽视了另一种经济的存在,比如家庭,家庭是人类繁衍后代,教育培养下一代的最小社会单位,没有家庭这种最原始的生产就,那些经济学家研究的所谓“经济”连十分钟都维持不下去——这是阿尔文·托夫勒在《财富的革命》里一种夸张的说法,但是很好的指出了经济学家们所忽视的重要问题。
因此后来有舒尔茨开创人力资本,阿马蒂亚·库马尔·森的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最重要的就算加里·贝克尔的对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其中就有对婚姻、家庭、上瘾行为、犯罪行为的分析,这都是经济学原来没有涉及过的,可以说经济学的帝国主义是从贝克尔开始的。
(图向右依次为becker,AmartyaSen,Schultz)
星期三, 十月 04, 2006
Linux简史
看了Linux简史(感谢翻译王晓林),挺有趣的,人们总是在为自己的兴趣驱使而做事的时候才会做得更好,就像写blog,连老徐都这么说,也许这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爱访问她的blog,轻松、不深奥,融入了自己的生活,虽然我不常去。
回来会说Linux简史,我大概知道了开放源、自由软件运动是怎么回事。自由软件运动和开源还不完全一样,有兴趣可以查wikipedia,这里有个自由软件运动发起者和精神领袖Richard Stallman的介绍包括他搞的运动介绍,他像那种美国街头骑哈雷摩托的大叔,大概精神领袖都这样。
Linux的开发者Linus没有像Gates一样创办个公司,而是当了半辈子程序员,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他依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程序员。
《〈图记:这是他开一瓶水的照片
Linux的标志来自Linus去度假时候遇到的一只企鹅,小家伙对Linus不太友好,打了一下他的手,于是Linus把这只倔强的企鹅当作Linux的标志。
我们
(图记:我这个从来不知道超级女生几点播的人竟然在上海遇到这样的场景,事后一女同学翻看我picasa,顿时兴奋异常,然后大骂我猪,没好好拍个正脸。)
有天跟李翔msn说话,我们说找工作的问题,他碰出一句话:“现在的年轻人都太想获得别人承认了,其实那有那么容易……”当时我只是引以为戒。
刚才看了老许在FTCN上的专栏文章机会主义者的胜利,李宇春的成功似乎没起到特别好的作用,我想媒体也充当了不太令人尊重的角色,还有牛根生那样的老板们,当然他们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不可能要求他们天天想着社会责任,不过发行量和利润表。我想年轻人应该认识到,在这里引用梁任公的话有点装大尾巴狼,但是他25岁公车上书的勇气值得年轻人学习,他说过“少年强则国强”,而今天我学习的是天天和企业家们喝高了的高燃,20几岁开了宝马的戴志康,我也不能抑制地对80后财富新贵有种偶像式的崇拜,但是当你看到还有马永红那样的“狂人”,看到南开那群在暑假里去甘肃武威的同学拍回的照片,看到贾樟柯的电影的时候,你可能会更加知道,今天的时代以及每一个时代对于属于它的年轻人也许意味着更多的东西,而不只是狭隘的那几种成功。
没有贬低高燃同学和戴志康的意思,甚至没想贬低李宇春,只是想说,我们应该从他们那里学到什么。
发帖者 myidear2008 时间: 5:06 下午 1 评论
Tags: 道路与梦想, 我们, news and politics
王健硕谈贡献与回报
王健硕的一篇老文章,他的blog值得回顾一下,很多经典文章
对贡献有激情,对回报有信心
没时间看全文的请看摘要
- 如果一件事情是为了回报,这件事情很难持久。这和一个人的毅力无关。
- 回报,绝不仅仅是钱,它可以是各种你追求的东西,甚至仅仅是一个指标。
- 和对贡献的激情同等重要的是,对回报的信心,而不是置之不理。
- 回报是贡献的影子。当一个人奔向太阳的时候,影子会跟着你。
写blog就是这样。如果只是很希望别人来看,来评论,就会一天访问十次自己的blog,看一看有没有人回复。不久就会精疲力尽,而且会发现,自己 的努力并不会直接换来多少人回复(像我每天一篇写了第四个年头了,也不会有多少回复的)。这时,就会怀疑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意义,于是就不写了。不用埋怨自 己的毅力,这件事本来和毅力毫无关系。投资者和管理者应当听的:
而凡是能坚持的blogger,要么是把blog写给自己的,意识到每天的记录是帮助自己来整理思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要么是为了兴趣,写 BLOG仅仅是为了帮助别人,只关心分享,而不关心评论或者浏览量的。无论什么样的动机,只要能看到自己的努力是为了贡献,而不是回报,就会坚持。
有“理想”的公司,都是对贡献真诚的感兴趣的公司。微软的任何产品,都在看怎样提高生产率;Google的两个创始人关心的是如何更好的组织世界的信息;皮埃尔关心让世界的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互联网上实现交易,而爱迪生关心的是给人类光明。。。他还有很多例子……
只有对贡献有激情,不在乎回报的时候,你才能坚持做一件事情,就像伟大的公司因为有一个贡献的理念,才可以持久的保持激情,在取得巨大的成功以后,接着日复一日的寻找更大的贡献。
星期二, 十月 03, 2006
如何添加一个带url和description的del.icio.us/post
一般做一个链接输入url=http://del.icio.us/post 就可以有一个美味书签的添加页面了。但是为了方便添加者,有的同学希望把被添加页的url和description也在直接做好,免去添加者自己写的工序。
一个带有url和descrip的post应该是这样的:
http://del.icio.us/post?v=4&partner=fb&url=http%3A%2F%2F你的网站首页url%2F2006%2F10%2Fgoslingjava.html&title=描述的第一个词%2C%20Java
%2F代表url中的“/”
&title=描述的词
%2C代表描述词中间的“,”
%20描述中间的空格
星期一, 十月 02, 2006
Gosling和Java的故事
Gosling去年9月在中国的照片
最近听说一则轶闻。
创造java语言的Jame Gosling 当初被Sun公司派给一项开发电视机机顶盒的任务。当时是1991年,Sun公司有一群异想天开的上层觉得观众点播电视节目是将来的趋势,于是派Gosling和其他人组成一个团队去研发(后来Gosling成为team leader) 。为了使这个系统具有可移植性——使它在各种电视台的大型机上都能够运行,因为当时的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系统,而且互不兼容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包括修理系统的螺丝刀都不兼容),Gosling想了个办法,他先开发一个虚拟机,虚拟机上再用自己开发的新语言编写、试验、运行他的新程序,这样今后就不用担心新程序无法在各种不同的机器上运行了,只要再在最终运行的大型机上做一个虚拟机就行了(我的理解)。事实上这是Gosling的天才发明,之后的软件开发人员为了使新软件避免互不兼容的系统都采取了这种做法。这个电视节目点播系统开发完成,机顶盒取名FirstPerson。但是在1994年,市场前景却没有想象的好,电视台都不认同观众点播的理念,Gosling一班人马郁闷之极,事后我们知道仅仅事隔一年,这种点播系统的销售变得如火如荼。但是当时Gosling的团队就是为了这个早产的婴儿苦闷了几个月。这几个月中Gosling也没闲着,他琢磨不能让苦心创造的孩子夭折了。当时已经有了web,有了浏览器,HTML语言可以在不同的电脑系统上通过浏览器显示出相同面貌的web。这一点启发了Gosling,它觉得这正是他们开发的新语言可以应用的地方。当时他们发明的新语言还不叫Java,而叫OAK,来自Gosling窗外的橡树。Sun上层听了Gosling的想法,大方的给予他资金支持,于是花了不长时间,一个基于web浏览器的程序设计语言产生了,1995年5月23日正式发布,这一天成为Java的生日。由于OAK已经被其他企业注册,新名字的由来是一个同事的咖啡杯,上面写着Java——爪哇咖啡。有记者描述当时Gosling为各个企业代表演示用Java设计的程序,它用鼠标拖动web上一个小球,鼠标动,球跟着动,于是在场的人被打动了,“it moved,they are moved!"。
——————
当然,后来Java的大红大紫也离不开Sun公司对这一产品提供的自由免费下载的发布方式——知识经济的规则,从Gosling和Java的故事里我们的确学到很多。
最近听说一则轶闻。
创造java语言的Jame Gosling 当初被Sun公司派给一项开发电视机机顶盒的任务。当时是1991年,Sun公司有一群异想天开的上层觉得观众点播电视节目是将来的趋势,于是派Gosling和其他人组成一个团队去研发(后来Gosling成为team leader) 。为了使这个系统具有可移植性——使它在各种电视台的大型机上都能够运行,因为当时的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系统,而且互不兼容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包括修理系统的螺丝刀都不兼容),Gosling想了个办法,他先开发一个虚拟机,虚拟机上再用自己开发的新语言编写、试验、运行他的新程序,这样今后就不用担心新程序无法在各种不同的机器上运行了,只要再在最终运行的大型机上做一个虚拟机就行了(我的理解)。事实上这是Gosling的天才发明,之后的软件开发人员为了使新软件避免互不兼容的系统都采取了这种做法。这个电视节目点播系统开发完成,机顶盒取名FirstPerson。但是在1994年,市场前景却没有想象的好,电视台都不认同观众点播的理念,Gosling一班人马郁闷之极,事后我们知道仅仅事隔一年,这种点播系统的销售变得如火如荼。但是当时Gosling的团队就是为了这个早产的婴儿苦闷了几个月。这几个月中Gosling也没闲着,他琢磨不能让苦心创造的孩子夭折了。当时已经有了web,有了浏览器,HTML语言可以在不同的电脑系统上通过浏览器显示出相同面貌的web。这一点启发了Gosling,它觉得这正是他们开发的新语言可以应用的地方。当时他们发明的新语言还不叫Java,而叫OAK,来自Gosling窗外的橡树。Sun上层听了Gosling的想法,大方的给予他资金支持,于是花了不长时间,一个基于web浏览器的程序设计语言产生了,1995年5月23日正式发布,这一天成为Java的生日。由于OAK已经被其他企业注册,新名字的由来是一个同事的咖啡杯,上面写着Java——爪哇咖啡。有记者描述当时Gosling为各个企业代表演示用Java设计的程序,它用鼠标拖动web上一个小球,鼠标动,球跟着动,于是在场的人被打动了,“it moved,they are moved!"。
——————
当然,后来Java的大红大紫也离不开Sun公司对这一产品提供的自由免费下载的发布方式——知识经济的规则,从Gosling和Java的故事里我们的确学到很多。
星期日, 十月 01, 2006
用Torpark登陆各种语言版本的Wikipedia
今天京京问我怎么使用代理登陆Wiki,尤其是寻找本土以外的信息非常需要,我原来看豆瓣 ·小组里有专门讨论Wiki的论坛,提供了中文的直接登陆网址,这个我用过
https://secure.wikimedia.org/wikipedia/zh/wiki/
还有一些代理,我没用过,可以直接登陆各种语言的Wiki,于是我就照着试了一下。
是先从这里:http://www.freehaven.net/~arrakis/release/Torpark_1.5.0.7.exe下载一个程序,它貌似一个浏览器插件,叫Torpark。安装好,把原来用的代理、浏览器都关了,再打开Torpark。然后就跟用你原来的浏览器一样,搜索wiki的网址,登陆没有障碍。只是这个Torpark有点慢,上别的网站还是回您原来的浏览器比较好,除非您原来用的是IE。
然后发现Torpark上有个Tor Network图标,点一下就出现 变成不用Tor代理了不可用,这样就登陆不了wiki了,但是相当于你不用代理登陆网页,可能速度会快点。
_________
许知远:我的学习时代真正到来了
老许30岁了,他说他漫游的生活到了结束的时候,学习的时代开始了 。非常高兴听到他这么说,他过去一直向我们展现出一幅思想驳杂、眼光朦胧的知识青年形象,他说自己缺乏穿透事物的能力,总是生活在表面。知识青年其实就是准知识分子,老许早就意识到他自己要走的路,虽然写东西很飘,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有点不知所云,但是我觉得他慢慢会回归的。我还在天天梦着炫人的网页和精致的照片,我才刚刚开始我的漫游岁月。一切祝福都是枉然,路要自己走。
星期六, 九月 30, 2006
Picasa2的网络相册
Google reader update
Google reader 升级啦!
比较喜欢新reader打开item的窗口方式。其他的改进有待发掘。
Google中国但愿可以这样走上正轨,把Google产品一一完善,毕竟“先开枪,再瞄准”不是一家成熟的公司策略。
星期五, 九月 29, 2006
The bigger you are,the harder they fall. by The economist
这篇分析陈良宇下台影响的文章还是经济学人的一贯口吻,翻译中间两段有代表性的言论。
China
The harder they fall
Sep 28th 2006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What the firing of Shanghai's party boss says about China
ABROAD, China likes to portray itself as a responsible power to be reckoned with. But at home its Communist Party is still a law unto itself. As Shanghai's once-powerful party boss, Chen Liangyu(The People’s Daily has a profile of Mr Chen.), is now experiencing for himself, party investigators have the power to detain members suspected of wrongdoing indefinitely, with no access to lawyers. The party will decide whether to forgive any sins that have been committed, or hand over the accused to the police. The verdict will be reached in utter secrecy.
Such is the spine-chilling world in which Mr Chen, until last week in charge of China's showcase of modernity, now finds himself (see article). He is accused of involvement in the misuse of $400m of Shanghai's pension fund, of helping relatives in criminal ventures and of covering up law-breaking by aides. But his political demise is about more than alleged sleaze. In power struggles at the top of the Chinese leadership, charges of corruption are often a convenient weapon. Meanwhile, corruption is made worse by the party's handling of China's fast-changing economy.
Getting the wrong sort of grip
President Hu Jintao is fighting to impose his authority on wayward localities which are defying efforts to rein in economic growth and prevent a frenzy of ill-considered investment that could further cripple the banking system with bad loans. Before a five yearly party congress late next year, Mr Hu also wants to install loyalists in key posts in the provinces. Mr Chen owed his job in Shanghai to Mr Hu's predecessor, Jiang Zemin, making him an obvious target. He is also widely rumoured to have attacked Mr Hu's economic-control measures at a meeting of the ruling Politburo two years ago.
By taking on Mr Chen—the first Politburo member to be dismissed in more than decade—Mr Hu is flexing his muscles. But he is also showing how little the party has changed. When he first came to power in 2002, he seemed to signal that he would make the party more open and subject to the rule of law. Instead, its investigations are still driven by politics. Corruption is just as rife. The 200-member Central Committee is supposed to monitor the work of the 24-member Politburo headed by Mr Hu, but at its annual meeting next month it will rubber-stamp whatever is put before it.
Mr Hu's difficulties in taming the economy—it grew by 11.3% year-on-year from April to June, its fastest quarterly rate in more than a decade—show how far the party has yet to go in embracing market mechanisms. It far prefers to manage by administrative fiat—issuing orders to clamp down on this or that type of investment—rather than allow interest or exchange rates to do the job. That encourages local officials to beg for special favours. More than 5,000 localities from provincial down to county level have opened offices in Beijing in recent years, spending some $2.5 billion annually on lobbying, according to China's media—and fuelling corruption.
Hu的困难在调控经济——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11.3%,这是10多年来最快的季度增长率——表现出中共在市场工具的使用上依然有很大差距。偏好使用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通过发号施令来抑制这样或那样的投资——而不是使用利率和汇率的手段来完成这些工作。从而鼓励了地方政府对特殊政策的“等、靠、要”。据中国媒体报道,近年来,超过5000个由各省甚至县级政府开设的办事机构都派驻到了北京,每年花费在向中央的游说上的”活动“经费竟有25亿美元之巨——这里面更易滋生腐败。
Shanghai has prospered on Mr Chen's watch. He helped it win the right to host the World Expo in 2010. But Shanghai's citizens will not mourn his fall. There is deep cynicism in Shanghai and the rest of China about the probity of party officials. There is also great scepticism that the party can do anything about it. By lashing out at Mr Chen, while resolutely eschewing a free press, an independent judiciary and competitive elections, Mr Hu does nothing to reassure.
上海在陈的领导下达到了繁荣。他帮助上海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但上海市民并未对他的下台抱有同情。深深的怀疑笼罩着上海和中国其他地区,这种怀疑是针对中共的诚实的。对中共能否铲除腐败民众也深表疑虑。陈被惩办了,但由于极力避免新闻出版自由,独立陪审团制度和竞选制度,Hu在这些方面并未有任何进步。
发帖者 myidear2008 时间: 5:45 下午 0 评论
Tags: news and politics
订阅:
博文 (Atom)